风水之道,以龙脉为血脉,以落穴为气枢。龙脉行踪诡谲莫测,然其生气融聚落穴处,则显天地造化之玄机。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·龙法》中精辟指出:“龙之落局,融结不一,而其大要有三,有初落、有中落,有末落。”这三落之局,揭示了龙脉从生发到归藏的完整气运轨迹,成为千百年来寻龙点穴的核心法要。
图片
一、初落:近祖发福,贵在神速 初落之龙,乃龙脉初离祖山不远所结之穴。其特点在于发福迅猛,如春雷乍响。徐善继谓之:“才离祖山未远便结形穴,此穴若得形局完密,发福最速。”其气如少年勃发,生机盎然,若得形局完密。即左右龙虎环抱,前有案山关拦,水口紧锁),则富贵立至。明代刘基在《堪舆漫兴》中强调:“初落惟看逆案横”,意指初落龙最重逆案山横拦于前,以锁住初生之气。 然此局隐忧在于脉气未历锤炼。《地理醒心录·全局入式歌》警示:“初落由来近祖山,局势必须完”。若局势有缺,则如昙花一现,福泽难以持久。故初落之穴虽吉,贵在速发而需防气短。
图片
二、中落:腰结枝作,贵贱相参 中落之局,乃龙脉行至中途腰脊处所结之穴。此时龙脉已远离祖山,历经剥换变星,即山形由粗犷转为秀润,余枝回转如城郭护卫。《人子须知》载其形:“虽离祖山已远,迢迢而来,亦有剥换变星,穴星尊重,余枝回转,城郭周密”。其气如壮年鼎盛,力量充沛却未达极致。 此局玄机在于“干中枝作”——即主干龙气未尽,结穴实为旁枝所生。故刘基提出“中为腰结宜环抱”,需有群山环抱以聚腰脊之气。杨筠松在《疑龙经》中点破关键:“君如见此干龙身,的向干龙穷处觅”,直言中落非龙脉尽头,真龙仍向末处延伸。因此中落虽可发富贵,却难企及王侯之尊,贵气稍逊而平稳有余。
图片
三、末落:大尽归真,王侯之基 末落之穴,乃龙脉行至尽头处生气归聚之所,被尊为“大尽龙”。杨筠松在《疑龙经》中点明其位:“穷处即为末落,龙神大尽,方结形局”。此处如百川归海,龙脉千里奔腾之气悉数凝聚,故真气旺盛冠三落,主出将入相之大贵。 然此局成败系于形局气度:“形势完全、朝案特立,明堂开阔,缠山回转,四应有情,方为极地佳城”。刘基更警示“末处须防水势倾”,因水为生气之载体,末落之水宜屈曲环抱,之玄缓缓,忌直泻倾泻。若得众水朝宗、群峰揖拜,则如帝王临朝,气势磅礴。 在《地理醒心录》赞其:“未落名为大尽龙,气势大英雄”,足见其格局之尊。然历代明师皆言,得此局者万中无一,非仅凭龙力,更需天时地利人和相契。
图片
四、分落:气脉余韵,别开生面 除三落经典分法,《地理醒心录·全局入式歌》另辟蹊径,提出“分落”之局:“分落后擘脉去,串贯还可取”。此指龙脉主气结穴后,余气不灭,另辟蹊径再结小穴。虽力量不及前三者,但如老树新枝,气脉串贯者仍可一用。 徐善继在《人子须知》中解析:“凡干龙大地,龙气长盛,结穴已完,山势难止,必有余气之山,或去数里,或数十里,融结小穴”。然需明辨真伪——真者气脉相连,假者形存神亡。缪希雍《葬经翼·余气篇》直言:“虽抛假穴,毕竟虚花”,足见分落之地贵在气贯而非形似。
图片
龙脉三落之辨,贯穿了风水形法之精髓:初落如少年奋发,贵在速达;中落如壮年鼎盛,贵在持中;末落如王者归藏,贵在气全。杨筠松《疑龙经》以“的向干龙穷处觅”指点迷津,刘基《堪舆漫兴》以“三范韧末”概括要诀,皆揭示了龙脉行止与气机盛衰的天道循环。今人观山水,不必拘泥吉凶断语,而当体会古人观势察气的智慧:山行水转间,聚散有法;起承转合处,生生不息。三落理论不仅是选地之术,更是东方自然哲学中,对万物生长收藏规律的深刻诠释。
大家好,我是蜀南陈东
易学爱好者和学习者
主要学习方向是八字,风水,道法,和奇门遁甲术。
很高兴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
同探讨我们感兴趣的话题
任何想法欢迎随时给我留言
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
让我们坚持长期主义
时时加油,日日精进
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
简介:蜀南陈东
茅山道派传人,
雪山派外门弟子,
陈氏风水天星派传人,
道家龙门阳字辈弟子,
三元天星第二代传人,
正一元皇派弟子
巫门玄皇派弟子
曾跟台湾,香港老师学习各中易学理。
地理环境策划,人文心理咨询,人生职业规划,疑难问题决策,家居布局等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